汉源街道小街子社区地处新老城交界处,是涉农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的典型代表。近年来,该社区党组织不断优化管理和服务,探索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,各类自治力量积极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,开创了城市社区治理的新格局。
在小街子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,欢声笑语不断,这里每天都有前来办理养老保险、准生证等业务的居民,社区党员带领社区工作者同这些居民拉家常、解难题,提供心贴心服务。
该小区强化党建引领,密织组织覆盖“一张网”,强化保障,打造凝心聚力“一阵地”,创新联建机制,下活多元共治“一盘棋”,深化精准服务,共致党员群众“一家亲”。
祥和家园是远近闻名难治理的安置小区,居住人口多且复杂,物业力量
薄弱,居民投诉较多。为了改变局面,社区党支部先是引导居民打破所谓的“户籍”身份,社区大小事务都邀请“本居人和外来户”共商共议,让居民从内心里都是“小街子人”。组织党员干部和党员中心户深入小区访民情、查民意、解民忧,通过电子问卷调查,响应居民的生活需求;自筹资金修建了儿童户外游乐场,统一规划了小区的绿植景观,集中安装了充电桩,完善了居民的基础生活设施;主动化解信访积案,参与调解物业公司与居民的矛盾关系,指导物业规范开展工作;关心关注特殊群体,定期走访慰问贫困家庭、残疾人员等。
王莉是该社区祥和家园小区的一户居民,儿子天生患有脊椎疾病,需要定期做手术,因病致贫。小街子社区党支部书记许倩了解情况后,寻找爱心人士,共同为孩子看病捐助,并鼓励王莉一家坚强面对。如今孩子病情好转,一家也成功脱贫。
这些实实在在从百姓诉求出发的举动,让居民真正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,体会到了党员干部的真情。三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,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激发了居民,从“站着看”到“跟着干”,再到“我参与、我奉献”,呈现出党组织引领、党员带头、群众自治的良好局面。
下一步,小街子社区将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问指引,继续发挥党组织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作用,加快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进程,筑牢党员群众的“服务支撑”,激活城市社区的“神经末梢”,不断增强居民的归属感、获得感、幸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