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 引 号 | 014085041-2020-002 | 体裁分类 | 其他 |
主题分类 | 其他 | 组配分类 | 规划计划 |
发布机构 | 经济发展局 | 生成日期 | 2020-03-17 |
名 称 | 经济发展局2020年工作计划 | 公开日期 | 2020-03-17 |
文 号 | 关 键 字 | ||
内容概述 | |||
文件下载 |
2020年县经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,践行新发展理念,充分把握新旧动能转换这一具体抓手,在超前谋划、主动作为中抢占发展先机,在突出重点、突破难点中攻坚克难,在深化改革、创新驱动中增强发展活力,在定位转型、改进作风中营造发展环境,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:
(一)加强经济形势研判,做好计划规划编制实施工作
一是加强经济形势监测分析。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趋势,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取向,完善监测预测体系,健全经济运行分析例会制度,跟踪全县发展动态,掌握存在问题,撰写月度、季度和年度形势分析,提出更有时效性、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,为县委、县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,真正做到“参到关键处,谋到点子上”。二是抓好计划编制工作。认真研究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,注意把握大局,抓住关键环节,吃透国家、省宏观经济政策,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,开展超前研究,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,编制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,及时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。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。按照“抓调研、探新路、出工作”的思路,突出问题导向,针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集中研究确定调研课题,深入基层、深入一线,集中研究、集中攻关,提出对策建议,年内形成一批质量高、针对性强、有深度的调研报告。
(二)加快经济结构调整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
一是着力完善现代产业体系。坚持质量第一、效益优先,切实把构建优质高效的产业体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推动产业发展迈上中高端。落实《中国制造2025沛县行动纲要》,制定实施重点产业集群行动计划,着力抓好新型铝材、光伏光电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绿色食品、纺织新材料、绿色建筑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,加快培育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,提升特色产业基地的带动力。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,大力引进新能源、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,不断提升新兴产业贡献率。进一步完善“333”现代服务业体系,重点培育平台经济、总部经济、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,推进现代物流、科技服务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,促进社区综合性便民服务、家政服务等生活服务业品质化发展。
二是着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。严格落实稳增长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,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,实施“一企一策”,努力解决企业在土地、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的难题,积极帮助企业降成本、提效益、拓市场。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,树立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,开展评选表彰年度经济人物和优秀企业家,增强企业发展信心;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,提升企业发展水平。
三是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,全力推进智慧水利项目、智慧景区建设、数字沛县示范应用建设。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加快建立全方位、多层次的诚信奖惩机制,充分运用“红黑名单”管理制度,不断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,形成守信者处处受益、失信者处处受制的新监管格局。
四是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。完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服务机制,继续开展集中开工和重大项目观摩活动,扎实推进重大项目有效落实。全力推进市重大项目。对市重大项目,逐一过堂,分类办理,解决问题,盯牢看紧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,制定时间表、任务书和路线图,狠抓推进抢速度,促进项目早开工、快建设。
(三)积极扩大有效需求,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。一是扩大消费需求。着力扩大社会消费规模,大力培育健康、信息、养老等新的消费热点。二是保持投资平稳增长。强化投资目标管理,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和结构调整优化。及时梳理推介鼓励社会投资的重大项目,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、公用事业、社会事业等领域。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,分类制定服务措施,全力推进符合转型升级方向和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。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。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。三是抓好城市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,突出推进信息基础设施、智慧应用、智慧产业等体系建设,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、公共服务便捷化
(四)聚焦绿色发展,着力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。
一是实施节能减排总量控制。完善节能预警调控机制,加快节能技术、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,组织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。强化节能减排刚性约束,坚决关停污染严重超标企业,持续降低单位GDP能耗和污染排放,落实年度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,确保全面完成市下达节能减排任务。
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。扎实抓好经济开发区、产业集聚区生态化、循环化改造,使园区的主要资源产出率、土地产出率、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、水循环利用率等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提升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基本实现“零排放”,把园区建设成低碳园区。同时重视产业链招商、补链招商,建设和引进关键链接项目,实现项目间、企业间、产业间首尾相连、环环相扣,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,物料闭路循环、资源化和高效利用。
(五)加强自身建设,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
一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。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,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“两个责任”,推进主体责任约谈制度;强化权力运行监督,确保权力阳光、廉洁运行。
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。强化学习型、创新型机关建设,有针对性地组织多领域、多层次、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。强化干部绩效考核和监督管理,不断完善干部培养、选拔、任用、交流等制度。坚持培养使用并重,抓好干部梯队建设,进一步推进干部竞争上岗、轮岗交流等工作,促进各类各层次干部成长进步。
三是着力加强依法行政建设。规范权力事项流程,严格依法行政,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和效率。加强法治工作建设,强化干部学法、懂法、用法,切实提高全局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。